人类简史

后工业社会

  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生产的意图是同自然界进行竞争,利用能源把自然环境改变成为技术环境;后工业社会生产的意图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在后工业社会里,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理论是社会发展意识的一种呈现,是对现代工业社会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文明危机的现实批判,是吸收了各种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中的积极因素形成的。

  从前,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彼此间没有任何联系,每一种活动仅仅引起当地人的注意。但那时以后,一切重大事件开始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波里比阿

  我们这个时代是个有着种种问题、有着种种极大的问题的时代,一切都正在科学技术的魔术般的影响下大为变样。如果我们要睁大眼睛生活,我们每天都会有一个问题需要研究、需要解决。

  ——庇护六世教皇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更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美苏两国这对战时的盟友很快变成了一种对抗的关系。

  然而,这种战后初期形成的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为基本特征的两极世界格局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发生了向多极化的演变,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动因来自两大阵营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和分化,两大阵营中都崛起了新的力量中心。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逐步朝着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态势发展,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则逐步走向分裂和解体,而中国则逐渐在世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原来介于两大阵营之间的“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日趋活跃,发挥了制衡两极的作用。

  由于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实施福利制度和新殖民主义政策,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社会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有过一个“相对稳定”的短暂时期,战后则出现了一个长达20年之久的“黄金时代”。20世纪50~70年代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美国,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则相应地下降。美国相对经济实力的下降最突出地表现在美元霸权地位的动摇上,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曾使美国控制了国际金融的命脉,并使美元成为黄金的代表,国际流通领域一度是美元的天下,然而,连续发生的美元危机迫使美国政府于1971年8月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的直接挂钩,停止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一措施实际上表明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大为削弱。此消彼长,于是,美国、欧共体、日本关系的变化使资本主义阵营的结构逐步朝着三足鼎立的格局演变,这种变化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阵营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愈演愈烈的意识形态论战和国家利益之争,并一步步走向分裂和解体。在这个过程中,中苏两党的分歧和中苏两国关系的破裂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1958年起,苏联为了谋求与美国合作主宰世界的超级大国地位,加强了对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干预和控制,其中对中国的压制激起了强烈反弹,原本存在的意识形态分歧与国家利益的冲突交织在一起,使中苏两党和两国关系不断趋于恶化。1969年3月,在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属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县)地区发生了两国军队间的严重武装冲突。这一事件使中苏两国关系降到了冰点。

  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亦成定局,中国脱离了苏联控制的阵营体系,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成为一支新兴的力量,在世界格局的演变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在以美苏为两大格局的世界大环境下,还有一个“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就是处于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现代化进程中相对落后的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些在历史上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多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这一系列新兴国家的建立,标志着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这些发展中国家奉行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民族权益和不结盟的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样同样是前所未有的。虽然步履维艰,经常遇到政变、内战、饥荒、外债等困难,但团结合作、争取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然是他们发展的主流。

  1954年底,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斯里兰卡)、印度和巴基斯坦五国总理在印尼的茂物举行会谈后发表公报,决定发起召开亚非会议,并向中国等25个亚非国家发出邀请。会议预定的宗旨是:促进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和睦邻关系;讨论与会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问题;讨论有关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的问题;讨论世界和平及亚非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开幕,4月24日,会议按照预定目标一致通过了最后公报,即“万隆宣言”,宣言中提出以十项原则作为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基础。

  亚非会议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美苏两极争夺“中间地带”活动的加剧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激发了日益强烈的非集团化倾向,一些原亚非会议的发起者和积极参与者遂酝酿发起“不结盟运动”。积极倡导不结盟运动的还有最早走出苏联阵营的南斯拉夫。

  1956年7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会晤,并发表《布里俄尼声明》,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集团政策,走不结盟的道路,维护独立主权和世界和平。这一主张得到了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和加纳总理恩克鲁玛的响应和支持。1961年9月,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25个国家参加会议。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

  不结盟运动致力于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南南合作),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运动的成员国大多也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七十七国集团”的成员,他们在历次贸易和发展会议上提出的《宣言》和《行动纲领》为推动与发达国家的对话(南北对话)、改革国际经济体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世界的崛起是后工业时代的头等大事,是打破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亚非会议到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彻底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帝国主义大国任意宰割亚非国家的局面。

  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在取得了政治独立的同时,还积极进行民主改革,努力发展经济,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富强而奋斗,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韩国、中国、中国香港以及中东石油国家等取得的成就引人瞩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将在21世纪形成的世界格局,既不同于维也纳体系下由欧洲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格局,不同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主宰世界命运的格局,也不同于美苏长期对峙的两极格局,而是包括美国、日本、欧洲共同体、中国、俄罗斯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在内的多极格局。

  在世界飞速发展、多极格局出现之时,2001年9月11日,一起袭击纽约世贸大楼的恐怖事件让人类面临了新的问题。贫穷、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秩序给人类带来了怎样巨大的灾难?阿拉伯人与以色列犹太人的矛盾、争端该如何解决?1948年在以色列立国的过程中,那些偏袒以色列犹太人的国家是不是该想想当初所做的决定是否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是否能做到问心无愧?因阿以冲突而引发的五次中东战争让中东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他们贫穷、落后的状况该如何解决?“泛阿拉伯主义”是否还留在阿拉伯人们的心中?9·11恐怖袭击所引发的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都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科学技术就一日千里、突飞猛进。从1945年起,原子能利用的成功、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随后空间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揭开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帐幕。这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在50年代逐步应用于生产,60年代发展到高潮,70年代后期又开始了以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年,从世界范围来看,一直都处于技术大革命之中。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

  1945年7月16日,美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标志着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开始。4年之后,苏联也宣布试制原子弹成功;1952年10月31日,美国又制成了氢弹,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英国、法国和中国相继宣布试制热核武器成功。与此同时,和平利用原子能也开始兴起,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个原子能电站,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下水。到2005年,世界已有441所核电站。

  在原子能得到利用的同时,空间技术也不断发展。1957年10月、11月,苏联相继发射了两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1958年1月31日,美国发射了“探险者一号”人造地球卫星。1959年苏联的“月球二号”卫星成功地降落月球表面,成为地球上最先把物体送上月球的国家。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卫星绕地球飞行。1969年7月21~25日,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等3名宇航员成功地踏上月球表面并安全返回地球。“虽然对个人来说,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70年代以来开始的空间技术由近地空间为主转向太阳系行星和宇宙空间的探测研究。1973年5月14日,美国的“天空实验室”进入太空,1971~1977年间,苏联先后发射“礼炮号”、“联盟号”、“进步号”和“宇船号”空间站。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个可供连续使用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试飞成功,它身兼火箭、飞船和飞机三种特长,是宇航事业的一项重要突破。1988年11月15日,苏联第一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也顺利升空。在20世纪80年代,美苏的“空间实验室”接待了多批宇航员,并一再刷新在太空停留时间的新记录。在世界各国发射的卫星中,美苏两家占95%以上,美苏发射的卫星有70%用于军事目的,此外,还有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问世的美国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和通用电子计算机(EDVAC),标志着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诞生。1958年出现了晶体管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在100万次以上;1964年,运算速度每秒在300万次以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每秒运算高达千万次的集成电路,即第三代计算机。70年代以来又发展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大体上,每隔5~8年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10倍,体积缩小10倍,成本降低10倍。在超大型计算机发展的同时,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机、家庭和个人用电脑迅速发展,1980年,全世界拥有1000万台微型计算机。80年代以来,美日两国更竞相研制出第五代人工智能计算机。目前,电子计算机在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科技手段现代化、国防技术现代化、家庭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情报和信息手段现代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原子能、空间技术和计算机这三大标志外,后工业社会还有人工合成材料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遗传工程的诞生及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六大纶即锦纶(聚酰胺纤维)、涤纶(聚酯纤维)、腈纶(聚丙烯腈纤维)、丙纶(聚丙烯纤维)、维纶(聚乙烯纤维)、氯纶(聚氯乙烯纤维)占合成纤维的99%,目前的产量是1950年7万吨的近200倍。

  1952年,美籍德人德尔布吕克领导的加州理工学院一个小组实验证实DNA是遗传信息的真正载体。1953年5月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核酸的分子结构》,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真正形成。生物工程的新突破还突出表现为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遗传工程)、酶学工程和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的发展。70年代以来在美国加州出现了“生物谷”;80年代在英、法、日等国出现了遗传工程公司。生物工程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制药工业、食品加工、化学工业、能源、农业、采矿、冶金、石油、环保等领域,并正酝酿着新的技术突破。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还推动了遗传工程的兴起,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的出现更是让人类兴起了遗传工程的研究,现在,“克隆人”的出现离我们还会远吗?如果“克隆人”出现,我们该如何面对家庭伦理道德?当人类的生命之书——基因组计划胜利完成之时,是不是就是人类的多样性绝灭之际?

  在20世纪70年代后,信息技术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它突出反映在电子技术、微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器的结合以及广泛推行工业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遥感等接收技术、光纤等通讯传递技术;电子计算机则巨型、微型、网型、智能型同步迅速发展。网络的出现,让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地球一端刚刚发生的信息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可以让另一端的人知道。

  与此同时,海洋工程也迅速崛起。7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海底石油、天然气开采为主的海洋开发的新阶段。1980年世界海洋开发年产值为1100亿美元,海上产油占世界石油产量的22%。海洋生物开发还包括捕捞技术现代化、海洋农牧化及海洋植物的综合利用。近年来,利用波浪、海流、潮汐、水温及盐分的海洋能源开发工程正在兴起。

  科学技术作为直接和间接的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大大推动了生产的自动化,并为人类智力的解放开辟了新的道路。人造卫星的上天和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成功,不仅将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宇宙,也提高了人类对地球的考察能力。核能的利用是人类在使用能源方面的质的飞跃……新能源、新技术带来了生产结构的变化和劳动生产率的空前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在短时期内能创造出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物质财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中,仅资本主义国家所生产的产品就超过了以往两百多年生产的产品的总和,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尽管科技在不断发展,但人类也在不断遭遇新问题。1981年,一种新的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出现了,随后在全世界有人的地方都有了它的踪影,然而,直到如今,人类对它还是束手无策。是生物之间的传播,还是人类自身行为的不检点?这个新的难题就这样不声不响地摆在了人类的面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虽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世界的发展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全球性新问题的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人类人口与资源的挑战,19世纪初世界人口为10亿,大约经过100多年才又增长了10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为25亿,1960年为30亿,1974年突破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令人担心,照此下去,地球的资源将很快耗尽。而且,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平衡与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也都成了当代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面前,人类的聪明才智将得到更好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