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有一种比佛教和道教传播范围广泛得多、影响力巨大得多的“宗教”——儒教。“儒”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的一家,是一个学术派别。“儒”这个字原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它的字义是“优”与“和”的意思,即是说学者们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足以说服别人。
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不仅如此,儒学思想还渗入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领域中,它还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开设了孔子学院。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举行了挂牌仪式。2005年6月,美国马里兰大学同意建立马里兰孔子学院。同月,中国政府同瑞典政府在瑞典首都建立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一事也达成协议。仅隔一天,东非国家肯尼亚同意在内罗毕大学设置孔子学院。紧跟其后的还有乌兹别克斯坦、英国、泰国……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的时候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清苦,但孔子15岁时就“有志于学”,他不仅虚心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且还善于学习。孔子痛感当时社会“礼崩乐坏”,于是他适当地吸收了老子(李聃)对礼制的一些见解,而又摈弃了老子思想中的消极成分,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创新,早期的儒家学派终于诞生了。
孔子的出生地鲁国是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封国,同时也是殷商遗民的主要聚居地。由于伯禽在东行就国时曾将大量的周典章带往鲁国,因此鲁国一开始就有很高的文化基础,“周礼尽在鲁矣”。到了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的影响力日益萎缩,西周初年所建立的礼乐制度几乎荡然无存,但是,鲁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得以保存了较为完整的西周典章制度。在这种特殊的文化环境中,孔子亲眼目睹列国纷争,越发感到西周那种以道德为本位、以天子为核心的典章制度能给人以肃穆庄重的感染力,“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于是想将周礼与当时人们的生活通过一种制度或学说联系起来。
尽管孔子对周的制度非常欣赏,也相当博学,但系统地将周礼中的典章制度与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联系起来也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这个创立儒家学派的具体过程并不简单。尽管孔子在年轻时就有了远大的志向,“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但他一生颠沛流离,“知其不可而为之”,遭受了极大的挫折与打击。到了晚年,孔子最终回到鲁国,他除了偶尔对现实发表一些议论外,基本上是只发言,不行动,将精力主要用于培养弟子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此前周游列国时的收徒讲学,最终使孔子学派日益壮大,“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终于开创了儒家学派。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了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就会得到“仁”。孔子“仁”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体现在政治上即强调“德治”。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一种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是一种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所谓“杀身成仁”。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还包括“义”,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把“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智(同“知”)是孔子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信”是儒家的“五常”之一,指待人处事诚实不欺心、言行相一致的态度,为上者只有讲信用才能获取老百姓的真情相待;“恕”指宽恕、容人之意;孔子认为“忠”是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孔子还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为仁之本”。
孔子所阐发有关人生必须遵行之天理,除了“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继承和损益前人智慧精华外,惟有运用天赋灵性深度“内省”,总结自身生活实践经验,彻悟“性与天道”交汇的大本大源之理,方可发前人所未发,创建系统的完整的指引“人之所以为人”“当行之路”的伟大学说。
孔子之后的孟子(孟轲,约前372~前289年),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使得儒家学家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先秦时期,儒家和诸子地位平等,为百家之一。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学成为显学,成了封建帝王统治百姓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逐渐发展为强调大一统、君臣父子、华夷之辨的理论。它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尊崇已确认的权威,轻视变革,从而成为了保持各方面现状的极好的工具。到了宋代,儒家思想中添加了程(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朱(南宋理学家朱熹)理学,强调天人合一,君权、父权、夫权是天命不容违抗的;鼓吹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已经严重地背离了以前的儒学。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文化上的优势。当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仁爱“是今天社会之所必需”,人类应该广泛地学习儒家文化。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认为,“孔子颇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而且孔子又是“学术普遍化之第一人,为士之阶级之创立者,至少亦系其发扬光大者;其建树之大,盖又超过苏格拉底”。对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国来说,她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既不妄自菲薄,对孔孟之学全盘否定,又不能陶醉于历史,在故纸堆中被束缚。至关重要的是,在当今各种不良思潮泛滥和冲击的形势下,中国必须保持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我们应该知道,当一个民族始终传承着一种文化、一种思想时,是没有人能征服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