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革命的胜利给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它的影响下,一些欧洲国家出现了骚动:市民和农民纷纷起来反对当权者,其中最坚决的抗议行动发生在法国。
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它的农业占统治地位,工商业也相当发达,但是专制政府实行不合理的税收政策,特权阶级在很大程度上享受免税待遇,而穷人的税负却日益沉重。为了消除“财政赤字”,法王不得不不断提高税收,加重对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的盘剥以维持王国庞大的日常开支。当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对平民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剥削极其残酷。新兴的资产阶级十分不满,他们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对专制统治。
在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第一、第二等级为特权等级,特权等级包括教士和贵族,他们只占总人口的3%,却占有全国35%的土地,他们享受高官厚禄,却不向国家交纳赋税。其他的为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其中占全国总人口90%的农民,只占有全国1/3左右的土地,他们被沉重的地租和其他封建贡赋压得喘不过气来;工人和平民生活困苦;银行家、船主、商人、工场主和律师等新兴资产阶级,他们有才能和较多的财富,要求享有政治权利,但封建专制政府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
1789年,受财政困扰的法王路易十六决定召开三级会议以解决财政危机问题。在选举代表期间,第三等级的广大群众就撰写了大量陈情书,要求限制王权,废除特权。5月5日,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开幕。
然而,会议伊始,第三等级代表和一些自由派贵族就没有按照法王的议题来着手解决财政问题,而是把矛头指向了专制制度。为了对抗王室和特权等级的顽固反对,第三等级代表于6月10日决定单独审查代表资格,17日自行宣布为国民议会。20日,路易十六下令关闭了第三等级代表的会议厅,代表们遂将会议移到一个舞厅内进行,并宣誓不制订出宪法绝不散会。法王对此大为惊慌,遂于以后的一周内做出了某种程度的妥协。然而,王公和上层教士们却有另外的打算,在他们的胁迫下,心有不甘的路易十六看到自己的统治开始瓦解,于是暗地里调兵企图镇压制宪议会,“国王有刺刀,而平民只有口舌与决心”,在他的阴谋败露后,愤怒的巴黎人民立即走上街头示威,7月14日,他们攻占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巴士底狱。事实上,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因为巴士底狱这时已很少被使用,而且它里面只关着7名入狱者。不过,攻打巴士底狱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巴士底狱是封建专制政府镇压人民的象征,此时这一象征的被摧毁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士气。攻打巴士底狱的行动,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巴士底狱被攻陷的消息传出后,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封建王朝。不仅其他城市纷纷响应这种革命行动,农民们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纷纷拿起武器,拆除篱笆,夺取土地,烧毁庄园主的住宅。面对这种革命形势,国民议会中的贵族和教士只得妥协,和平民一起投票赞成废除封建制度。在1789年那个著名的“八月的日子”里,通过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通过了废除一切封建税、免税特权、教会征收什一税的权利以及贵族担任公职的专有权的法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了在有明显的公共需要、法律上得到确定和先前规定的损失赔偿是公正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应当被剥夺这种权利”。《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还通过了没收教会土地、进行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改革的诸多措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内容是阐明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以法治国的主张。“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国家实质上是所有主权的来源……法律是公众的意志的表达……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力中……”《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把启蒙思想家主张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天赋人权”等观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1791年秋季,法国大革命的发展遇到了严重问题:法王路易“我绝不答应让我的教士或贵族遭受掠夺,我不会批准使他们受到掠夺的法令”,而且因战争造成的生产停滞导致人民生活恶化,造成了群众不满;在国外,以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为代表的欧洲封建君主势力组成“反法同盟”公开干涉法国内政。为保卫革命成果,1792年4月,制宪议会向奥地利宣战,但由于发动群众的工作准备得不充分,再加上王党势力出卖情报,导致战场失利。
8月,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起义,在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即保卫祖国、反对奥地利—普鲁士侵略者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功,普鲁士人和奥地利人被赶出了边境。9月22日,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决议,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
共和国建立后,围绕如何处置国王的问题,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和主要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在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下,1793年初,国民公会以“阴谋反对公众自由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法国大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其时,吉伦特派由更激进的雅各宾派取代,国民公会愈来愈向左转,在一定程度上,这不仅是因为它是经过男子普选产生,还因为战争唤起了人们的革命热情,1793年,英国、荷兰和西班牙也加入了“反法同盟”。革命者的反应是进行彻底的全民总动员,大批青年应征入伍,到1793年底,已经组织了一百万人的军队。法军在战场上击败干涉军,战场也从国内转移到国外,1795年,“反法同盟”已被粉碎。
这期间,居支配地位的统治机关是雅各宾派的救国委员会,这一委员会以革命热情和热烈的爱国精神任命和罢免将军、鼓舞群众参加英勇的行动、实施对外政策、对无数的问题立法,并通过一个无情的恐怖时期来镇压反抗。许许多多的人因叛国罪或者仅仅因爱国精神不够而受到指控,局面越来越失去控制的时候,革命开始“吞灭它自己的子女”,造成了人人自危的恐怖心态。然而,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庇尔想的不是尽早结束它,而是想借此消除异己,维护权力。1794年7月27日(热月9日),国民公会中反罗伯斯庇尔的势力发动政变,把罗伯斯庇尔和他的伙伴送上了断头台,法国大革命结束了。
几个月后,1795年,一个由5人组成的督政府控制了政府事务,但是他们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安宁,国内骚乱不断,他们还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对付反对革命的国家。在这一系列战争中,年轻的将军拿破仑·波拿巴脱颖而出。1799年,政府事务受到拿破仑的控制,作为“执政官”,他接管了国家权力。尽管此时的法国已是共和国,但饱受战争伤害的人们还是愿意拿破仑·波拿巴行使君主的权力以巩固局势。1802年,他成了终生执政官,2年后,他还戴上了皇冠。一位反抗土耳其霸主的希腊游击队首领这样宣称:“依我看,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真相。以前,世界各民族了解的情况很少,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认为国王有理由说自己不管做什么都做得很好。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
集战争狂人与战争天才于一身的拿破仑执政后开始大肆扩张,然而,在1812年他遇到了俄国人的激烈抵抗,这种抵抗像冰天雪地一样,造成了拿破仑灾难性的毁灭,拿破仑的事业不可避免地在厄尔巴岛上结束了。
法国战败之后,俄、英、普、奥四国为了分赃及重新确定欧洲的统治秩序,1815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会议,重新炮制了拿破仑垮台之后的欧洲地图。“当‘科西嘉怪物’最后被牢牢地禁闭起来以后,大大小小的帝王们立刻在维也纳开了一次大会,以便分配赃物和资金,并商讨能把革命前的形势恢复到什么程度。民族被买进和卖出,被分割和合并,只要完全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就行。”会议以后30年间,欧洲君主专制国家极力维护维也纳体系,而各国革命党和自由主义者则力图推翻条约下的现状,革命和反动两股势力持续不断地搏斗,维也纳会议也仅仅维持了短暂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