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它不仅扼守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相当重要,而且其自然资源极其丰富。14世纪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残酷统治之下,“……一些基督教徒被杀,另一些被掳为奴,而留下的人都成了饿莩。土地荒芜,财产损失净尽,人死了,牲畜和果实都不见了”。15世纪保加利亚作家伊赛·斯维托戈列维兹这样写道。在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被征服各国的生产力遭到破坏,延缓了它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土耳其占领巴尔干半岛与西亚,对亚欧工商业者征收苛重的杂税,同时,无休止的战争和海盗活动,也阻碍了地中海贸易的正常发展。
随着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兴起,随着巴尔干人民的不断觉醒,巴尔干各族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土耳其的奴役,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20世纪初,土耳其帝国逐渐走向衰落,那些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领土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的大蛋糕,所以这里矛盾错综复杂。其中既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土耳其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以及巴尔干半岛内部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使得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成了一个战争最频繁的地区、一个“反复爆炸的火药桶”。
20世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纷纷反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1912年8月,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爆发了反抗土耳其统治的起义,这一正义的行动得到了巴尔干各族人民的同情和支持。9月,已独立的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今塞黑共和国)逐步结成巴尔干同盟;随后帝国列强出于各自的目的也都插了进来,俄、英、法站在巴尔干同盟一边,德、奥则支持土耳其。这样使得巴尔干局势更加复杂。
1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耳其宣战,10天后,保、塞、希随后对土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全面爆发。土耳其军节节败退,11月2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巴尔干同盟的胜利引起了欧洲列强的不安:俄国担心保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影响其实现对黑海海峡的控制;德国和奥匈帝国则因利益所在不愿看到土耳其覆灭。在列强的斡旋下,保、塞与土耳其于1912年12月签订停战协定。由于双方在领土问题上互不相让,也由于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1913年1月23日),在德国支持下的新政府态度强硬,和谈破裂。2月3日,战端再起,不久土耳其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与巴尔干四国签订《伦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里海的米迪那一线以西的土耳其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土耳其丧失了除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的一小块土地外的全部欧洲地区领土;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六国的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须由德、奥、英、俄四国处理。对于巴尔干各国来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一次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标志着亚洲和东欧中世纪社会崩溃的一系列世界事件中的一环”。不久进行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其性质就有了改变,变成了一次争夺领土的王朝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同盟各方对结果并不满意。保加利亚企图独占马其顿;塞尔维亚没有得到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在马其顿得到补偿;希腊企图扩大在马其顿的占领区;罗马尼亚要求从保加利亚获得南多布罗加。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和希腊秘密签订了反保加利亚同盟条约,随后罗马尼亚加入其中。俄国想利用这个同盟对抗德、奥,便对其表示支持。奥匈帝国为了对付俄国,便支持保加利亚。6月29日,保加利亚在奥匈帝国的怂恿下发动了向驻马其顿的塞、希军队的突袭,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7月初,塞、希联军发起反攻,迫使保军撤退。7月10日,罗马尼亚对保宣战,占领南多布罗加,并向索菲亚进军;土耳其欲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发动进攻,21日,攻占阿德里安堡,保加利亚军队四面受敌,全线溃退,于7月29日宣布投降。8月10日,交战各方在布加勒斯特签订和约。9月29日,保、土又签订《君士坦丁堡和约》。这样,保加利亚失掉了它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占领的土地,塞尔维亚获得马其顿大部分领土,希腊获得马其顿南部、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罗马尼亚得到南多布罗加,土耳其收回它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丢失的阿得里雅堡。
两次巴尔干战争中,交战双方的背后都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因此,巴尔干战争实际上反映了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的矛盾斗争,“在帝国集团的争夺下,巴尔干的民族解放运动渗透了大民族主义的毒素和民族复仇的心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巴尔干诸国的组合发生变化,原先的反土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两个集团:保加利亚为了伺机“复仇”积极投靠德、奥集团;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则加强了同协约国的联系。这样,两大侵略集团对巴尔干的争夺和巴尔干各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剧烈和复杂,终于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和欧洲的火药库。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这就加深了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的矛盾,使欧洲大国关系失去了动态平衡,终于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